判断面料支数对于挑选高品质的床品和衬衫至关重要。虽然最准确的方法是看产品标签或询问商家,但通过一些简单直观的方法,我们普通人也能做出相当可靠的判断。“支数越高,纱线越细,面料越薄、越密、手感越丝滑。”记住这个核心原理,安创印花就是通过 “一看、二摸、三听” 的方法来综合判断。
一、看(Look)—— 观察外观和质感
1.光泽度:
高支(如60支以上):通常有类似丝绸般的柔和光泽,看起来更精致、有质感。光线下会有细腻的光感。
低支(如40支及以下):光泽感较弱,看起来更质朴、哑光。
2.细腻度与纹理:
高支:面料结构非常紧密,几乎看不到明显的纱线纹理和缝隙,像一张光滑的纸。
低支:可以相对清晰地看到面料的编织纹路和交叉点,感觉更“粗”一些。
3.厚度与透光性:
将面料对着光看(或盖在手机上看屏幕)。
高支:因为纱线细且织得密,反而会有一定的透光感,显得轻薄。
低支:由于纱线粗,有时反而更不透光,感觉厚实。但要注意和高支高密的厚重面料区分。
二、摸(Feel)—— 感受手感和体感
1.手感:
高支:手感丝滑、细腻、柔软,像抚摸婴儿的皮肤或真丝。握在手里有“凉感”和“滑感”。
低支:手感相对粗糙、有涩感,能感觉到面料的纹理感。
2.体感:
高支:贴身使用时(如床品、衬衫),感觉亲肤、顺滑,没有摩擦感。
低支:可能会有轻微的摩擦感,不够爽滑。
三、听(Listen)—— 听摩擦的声音
用手轻轻搓揉或捏紧面料,然后听它发出的声音。
高支:声音轻柔、沉闷(“噗噗”声),因为纱线细软。
低支:声音清脆、响亮(“沙沙”声),因为纱线更硬挺。
一个重要的概念:支数 vs. 密度
在判断时,一定要明白:“支数”和“密度”是两个不同但相关的概念。
支数(S):指纱线的粗细。例如,60支比40支的纱线更细。
密度(根数):指一平方英寸内经纱和纬纱的总根数。例如,“200根”就是指一平方英寸里有200根纱线。
高支是高密的前提:只有用很细的纱(高支),才能在一平方英寸里织入更多的纱线(高密)。但不良商家可能会用低支纱通过增加捻度等方法来冒充高支高密的感觉,所以需要综合判断。
安创为你整理以上这些简单的方法多加练习,你就能逐渐练就判断面料支数的“火眼金睛”了!